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上传时间:2023-01-25

点击量:0

1.项目名称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2.所属行业

制造业


3.项目进度

在建项目


4.建设地点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石龙路与望哨路交叉口


5.项目概述

项目定位:

一是项目符合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沪滇携手、东西协作”的宗旨。同时,充分发挥昆明作为面向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枢纽作用,并依托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龙头面向世界的区位优势,合作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双向赋能、产业合作等方式,探索以园区合作运营、产业培育集聚、科创驱动引领、人才互动交流为纽带,实现沪滇合作模式的发展和突破。

二是项目聚焦产业规划、产品设计、产业导入、园区运营管理等方面。依托上海临港控股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产业投资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政策、区位环境的优势,合作双方以“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为依托,共同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先行示范园区。三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坚持以高质量的产业为定位,产品设计为起点,把合作项目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新兴产业特征明显、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发展新平台,助推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总投资预计约14亿元人民币(含二次招商投资),其中土地成本2亿元、建安费用8.4亿元、预备费用1.04亿元、其他建设费用1.68亿元、建设期融资成本3,240万元、二次招商费用1,344万元,其他费用4,216万元,投资强度为500万元每亩;

2)筹措方式:项目按照30%资本金投入、70%外部融资模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初步确定发行专项债+项目贷款的组合融资方案,同时积极争取省、市、区三级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自贸专项资金政策支持、一带一路专项资金支持、经开区相关局办申请相关政策支持等。


7.招商主体

云南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8.招商对象

招商内容:聚焦“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高端生产性服务(检验检测)、工业互联”,提升片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以优越的自然生态、产业生态、政策生态构建繁盛的企业发展生态,以此吸引更多的市场化优质企业进驻。


9.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建设约28万平方米的高端工业厂房及相应配套,容积率约1.5(具体建筑面积、内容以规划部门审批意见为准)。


10.项目优势

1)项目可以依托的特有优势资源

沪滇合作的资源优势:上海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走向欧美、东亚的桥头堡,云南是内陆开放的桥头堡,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上海和云南携手落实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和两地政府深化协同发展的重要部署,是沪滇推动RCEP措施落地的重要方向,是沪滇两地资源优势互补的重要抓手。

2)交通区位优势

云南凭借毗邻东南亚、南亚的独特地缘优势,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角色。云南在地理位置上,东连黔桂通沿海,北上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新马,西接缅甸连印巴,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通往南亚地区最近的陆上通道,不仅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连接了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缅甸、孟加拉国、印度等印度洋沿岸国家之间网状的丝路交往体系。

3)市场优势

根据《昆明经济技术产业区总体规划》清水片区产业定位为立足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中端产销产业群、数字化经济孵化产业集群,在逐步提升园区地位和科研孵化环境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云南省重要的现代化产研结合的产业园区和发展基地。

4)技术优势

从项目分布来看,生物医药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区、经开区,结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批准实施,将依托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争取在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开展前沿医疗技术项目研究、药品审评审批和国际注册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将推动产业规划与国家、省对昆明市的支持政策进行衔接融合。

5)投资环境优势

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直是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主要手段。经开区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原则设置的管委会各职能部门,跳出了大政府、多部门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全新的“一站式”管理服务体系提供着高效和系统的政府服务,IS09001、14001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引入,使经开区的规范管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坚持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建设方式,建设实体化运营体制则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投资中心等一系列建设主体积极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经开区取得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断创新和营造出优质政策环境,积极扶持进区企业发展,深入改革各项审批制度,遵循“亲和、便捷、高效、规范”原则运行的政务中心,颁布实施《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也是园区项目落地的优良沃土。


11.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汇编》即1+4+N政策。其中:

土地保障政策

资金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发展措施》

税收减免政策:《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加强招商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第二点“招商引资”内容中予以明确。

财政奖补政策:《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加强招商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第二点“招商引资”、第三点“产业提升”内容中予以明确。

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人才发展措施》

“一事一议”标准及方式

其他优惠政策


12.市场分析

1)未来周边配套设施规划

近年来,经开区清水片区加速发展,优化片区路网、增加绿地规模,大大提升区域宜居指数,优势和潜力也被俊发、碧桂园、保利、中梁等品牌房企看好,并已纷纷入驻。

2)未来交通区位发展机遇

云南省已初步形成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一是西部通道,沿滇缅(昆畹)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和昆明至大理的铁路西进,有多个出境口岸,可分别到达缅甸密支那、八莫、腊戍等地,并直达仰光。二是中路通道,有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昆明至打洛公路、昆明至曼谷公路和西双版纳机场构成,通往缅甸、老挝、泰国并延伸至马拉西亚和新加坡。三是东路通道,以现有滇越铁路、昆河公路及待开发的红河水运为基础,通往越南河内、海防及其南部各地。

3)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

近年来,昆明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昆明市“十四五”规划中把工业园区作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作为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充分借鉴沿海发达城市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的新理念、新体制和新机制,采取最特殊、最特别、最灵活的政策措施,强势发动,超常突破,努力促进工业园区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


13.盈利模式及初步效益分析

上海临港公司和昆明经投集团双方共同确定园区整体规划,合作编制项目的基础规划方案,共同实施前期筹备工作。昆明经投集团负责项目前期拿地及建设工作,项目建成后由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园区管理、运营和服务。双方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合力打造临港昆明科技城。

运营思路:依据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的整体规划,编制项目的基础规划方案,并且同步开展对目标企业的招引入园工作。园区建成后,合资公司对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进行运营管理,主要在项目建设的中后端集中发力,高效推进企业落地和产业导入,服务助力入园企业快速发展,长效保障产业园区项目的高效优质运营。合资公司由临港控股主导、按“市场化、专业化、属地化”的原则运作。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上发挥“上海临港公司为主导+合资公司为主体”的核心作用,以轻资产方式负责整个园区的产业定位、规划设计、招商引资、园区运营等工作。


14.风险分析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经开区产业发展需求,投资风险较小。


15.合作方式

合资

项目信息

归属片区:

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

所属行业:

装备制造

项目等级:

普通项目

项目状态:

已开工建设

项目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石龙路与望哨路交叉口

联系我们

机构名称:

云南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8183522086

项目宣传资料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上传时间:2023-01-25

点击量:0

1.项目名称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2.所属行业

制造业


3.项目进度

在建项目


4.建设地点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石龙路与望哨路交叉口


5.项目概述

项目定位:

一是项目符合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沪滇携手、东西协作”的宗旨。同时,充分发挥昆明作为面向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枢纽作用,并依托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龙头面向世界的区位优势,合作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双向赋能、产业合作等方式,探索以园区合作运营、产业培育集聚、科创驱动引领、人才互动交流为纽带,实现沪滇合作模式的发展和突破。

二是项目聚焦产业规划、产品设计、产业导入、园区运营管理等方面。依托上海临港控股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产业投资等方面的优势,结合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政策、区位环境的优势,合作双方以“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为依托,共同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先行示范园区。三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坚持以高质量的产业为定位,产品设计为起点,把合作项目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新兴产业特征明显、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发展新平台,助推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总投资预计约14亿元人民币(含二次招商投资),其中土地成本2亿元、建安费用8.4亿元、预备费用1.04亿元、其他建设费用1.68亿元、建设期融资成本3,240万元、二次招商费用1,344万元,其他费用4,216万元,投资强度为500万元每亩;

2)筹措方式:项目按照30%资本金投入、70%外部融资模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初步确定发行专项债+项目贷款的组合融资方案,同时积极争取省、市、区三级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包括但不限于自贸专项资金政策支持、一带一路专项资金支持、经开区相关局办申请相关政策支持等。


7.招商主体

云南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8.招商对象

招商内容:聚焦“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高端生产性服务(检验检测)、工业互联”,提升片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以优越的自然生态、产业生态、政策生态构建繁盛的企业发展生态,以此吸引更多的市场化优质企业进驻。


9.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建设约28万平方米的高端工业厂房及相应配套,容积率约1.5(具体建筑面积、内容以规划部门审批意见为准)。


10.项目优势

1)项目可以依托的特有优势资源

沪滇合作的资源优势:上海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走向欧美、东亚的桥头堡,云南是内陆开放的桥头堡,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上海和云南携手落实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和两地政府深化协同发展的重要部署,是沪滇推动RCEP措施落地的重要方向,是沪滇两地资源优势互补的重要抓手。

2)交通区位优势

云南凭借毗邻东南亚、南亚的独特地缘优势,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角色。云南在地理位置上,东连黔桂通沿海,北上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新马,西接缅甸连印巴,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通往南亚地区最近的陆上通道,不仅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连接了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缅甸、孟加拉国、印度等印度洋沿岸国家之间网状的丝路交往体系。

3)市场优势

根据《昆明经济技术产业区总体规划》清水片区产业定位为立足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中端产销产业群、数字化经济孵化产业集群,在逐步提升园区地位和科研孵化环境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云南省重要的现代化产研结合的产业园区和发展基地。

4)技术优势

从项目分布来看,生物医药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区、经开区,结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批准实施,将依托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争取在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开展前沿医疗技术项目研究、药品审评审批和国际注册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将推动产业规划与国家、省对昆明市的支持政策进行衔接融合。

5)投资环境优势

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直是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主要手段。经开区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原则设置的管委会各职能部门,跳出了大政府、多部门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全新的“一站式”管理服务体系提供着高效和系统的政府服务,IS09001、14001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引入,使经开区的规范管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坚持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建设方式,建设实体化运营体制则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投资中心等一系列建设主体积极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经开区取得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断创新和营造出优质政策环境,积极扶持进区企业发展,深入改革各项审批制度,遵循“亲和、便捷、高效、规范”原则运行的政务中心,颁布实施《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也是园区项目落地的优良沃土。


11.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汇编》即1+4+N政策。其中:

土地保障政策

资金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发展措施》

税收减免政策:《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加强招商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第二点“招商引资”内容中予以明确。

财政奖补政策:《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加强招商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第二点“招商引资”、第三点“产业提升”内容中予以明确。

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人才发展措施》

“一事一议”标准及方式

其他优惠政策


12.市场分析

1)未来周边配套设施规划

近年来,经开区清水片区加速发展,优化片区路网、增加绿地规模,大大提升区域宜居指数,优势和潜力也被俊发、碧桂园、保利、中梁等品牌房企看好,并已纷纷入驻。

2)未来交通区位发展机遇

云南省已初步形成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一是西部通道,沿滇缅(昆畹)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和昆明至大理的铁路西进,有多个出境口岸,可分别到达缅甸密支那、八莫、腊戍等地,并直达仰光。二是中路通道,有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昆明至打洛公路、昆明至曼谷公路和西双版纳机场构成,通往缅甸、老挝、泰国并延伸至马拉西亚和新加坡。三是东路通道,以现有滇越铁路、昆河公路及待开发的红河水运为基础,通往越南河内、海防及其南部各地。

3)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

近年来,昆明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昆明市“十四五”规划中把工业园区作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作为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充分借鉴沿海发达城市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的新理念、新体制和新机制,采取最特殊、最特别、最灵活的政策措施,强势发动,超常突破,努力促进工业园区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


13.盈利模式及初步效益分析

上海临港公司和昆明经投集团双方共同确定园区整体规划,合作编制项目的基础规划方案,共同实施前期筹备工作。昆明经投集团负责项目前期拿地及建设工作,项目建成后由双方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园区管理、运营和服务。双方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合力打造临港昆明科技城。

运营思路:依据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的整体规划,编制项目的基础规划方案,并且同步开展对目标企业的招引入园工作。园区建成后,合资公司对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进行运营管理,主要在项目建设的中后端集中发力,高效推进企业落地和产业导入,服务助力入园企业快速发展,长效保障产业园区项目的高效优质运营。合资公司由临港控股主导、按“市场化、专业化、属地化”的原则运作。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上发挥“上海临港公司为主导+合资公司为主体”的核心作用,以轻资产方式负责整个园区的产业定位、规划设计、招商引资、园区运营等工作。


14.风险分析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经开区产业发展需求,投资风险较小。


15.合作方式

合资

联系我们

机构名称:

云南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8183522086

归属片区:

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

所属行业:

装备制造

项目等级:

普通项目

项目状态:

已开工建设

项目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石龙路与望哨路交叉口